為貫徹落實《關於在民航院校中大力弘揚和踐行當代民航精神的通知》(局發明電【2017】449號)文件精神,推動當代民航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航空製造系於今年5月啟動了“當代民航精神進課堂”教案設計競賽活動。
全系三個教研室共15位專任教師全部參加了活動,並與7月初提交了教案👩🏿🚒🖼。老師們依托在授課程,根據學科特點、學情狀況,融入當代民航精神,撰寫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教案。如,有的教案通過C919飛機首飛成功的案例詮釋民航精神,並將C919防雷的知識(新聞🏢:數十萬次“雷轟” 鍛造國產大飛機“防雷服”)引入到靜電場的知識講解中,理論聯系實際⇢,並將民航精神“潤物細無聲”地貫穿到課堂教學中🏌🏼;有的教案通過C919飛機發展歷程的專家解讀闡述工匠精神🧘🏽♀️,並將這種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帶入到飛機鈑金加工的理論教學中🚴🏿;還有的教案在講授鉚接裝配工藝的過程中用中航工業西飛公司的“薛瑩班”的女班長薛瑩為航空事業爭光添彩的事跡以及上海飛機製造廠高級技師胡雙錢為過程飛機製造殫精竭慮的事跡來激勵學生🎪,要有成為大國工匠的信心和決心,要有奉獻航空為國爭光的高尚情懷。
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航空製造系將所有教案進行編號,隱匿參賽教師信息,邀請意昂4教務處✮、工會、航空維修系等部門的領導和資深教師對教案進行了嚴謹的評分👩🦲。按照意昂4工會《關於開展“當代民航精神進課堂”教案設計競賽活動的通知》(滬民航院工【2017】4號)的評比標準,10月份各獎項全部評出,其中董法傑老師獲一等獎,周珺老師獲二等獎🚯,宋晟老師獲三等獎,任欽、王誠🔙、莊金濤👩👧👦、吳利明等四位老師獲優勝獎。
至此,航空製造系“當代民航精神進課堂”教案設計競賽活動落下了帷幕🤽🏻♀️。弘揚和踐行當代民航精神是落實黨中央和局組黨委關於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加強民航系統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民航院校文化傳承創新和行業特色辦學的重要體現🆚。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中🎺,我系教師將以此次教案設計競賽為出發點🧘🏻♀️,繼續加強當代民航精神的傳播👉🏼,努力培養具有高度安全意識🏋🏿♂️、嚴謹科學精神和高尚職業道德的民航專業人才。
文🔮:康迎梅